歷經波折的雷諾國產項目確定于北京車展期間正式啟動
人事調整先行 雷諾國產箭在弦上
中村克己“回來”了,為了盡快推進雷諾在中國的落地生產事宜。
日前,來自恒鼎汽車輪轂軸承(wheel hub bearing)消息顯示,雷諾汽車亞洲-非洲區(qū)域董事長中村克己于4月1日起擔任雷諾公司執(zhí)行副總裁,分管中國業(yè)務。與此同時,歷經波折的雷諾國產項目也將于4月份北京車展期間正式啟動。
實際上,這也是中村克己對自己承諾的兌現。2008年,時任東風有限公司(東風與日產的全面合資公司)總裁的中村克己在離開中國奔赴巴黎上任雷諾亞洲-非洲區(qū)域董事長時,拋下一句“不久后,我將再次回到中國,同時還會帶來雷諾在中國合資項目的發(fā)展問題?!?年后,隨著中村克己職務的變動,雷諾國產項目也隨之“柳暗花明”。
即將啟動
雷諾-日產聯(lián)盟CEO卡洛斯·戈恩將在不久后再次訪華,并宣布有關雷諾國產一事的細致規(guī)劃。
據恒鼎汽車輪轂軸承(wheel hub bearing)從雷諾了解到,在今年4月下旬北京車展期間,雷諾-日產聯(lián)盟CEO卡洛斯·戈恩將再次訪華并宣布雷諾國產項目正式啟動。有消息顯示,卡洛斯·戈恩將公布包括“東風雷諾首款車型將于2014年面世”、“新的合資公司將生產合資自主品牌車型”等細致規(guī)劃。
在宣布雷諾具體國產計劃之前,雷諾汽車總部就已經開始進行人員調整,其中最受關注的,是雷諾汽車現任亞洲-非洲區(qū)域董事長中村克己從4月1日起擔任雷諾汽車公司執(zhí)行副總裁,并分管中國區(qū)業(yè)務。而中村克己的回歸,也被外界解讀為雷諾國產加速的先兆。
據恒鼎汽車輪轂軸承(wheel hub bearing)了解,此次中村克己專管中國事務,實際上側重點就是要讓其主導東風與雷諾的合資公司項目。接下來,中村克己將派遣一部分人員來到中國推進國產事宜,在合資項目正式成立之后,依然會由中村克己擔任一把手。
而根據此前恒鼎輪轂軸承(wheel hub bearing)獲得的消息顯示,目前研討中的雷諾國產方案是,雷諾與東風不在中國投資興建獨立的新工廠,而是投產于位于武漢沌口的東風風神工廠。
據恒鼎汽車輪轂軸承(wheel hub bearing)了解,東風的出資主體就是東風風神,而雷諾則以資金、技術等其他形式出資,同時,雷諾也將與東風風神成立聯(lián)合的銷售公司,以“獨立品牌、獨立門店、并行渠道、共享網絡”的方式進行銷售。目前,這一方案已上報至國家發(fā)改委征詢意見,后續(xù)具體規(guī)劃和細節(jié)仍在研討當中。
而眼下,外界對雷諾國產首款車型呼聲較高的,則為占據雷諾在華進口銷量近8成的SUV車型科雷傲。此外,除先期的人事鋪墊之外,雷諾也在華積極實施銷售網絡的前期鋪設。目前雷諾已在中國建立了80家經銷商,到今年年底,這一數字將增加到115家,并準備逐漸將銷售渠道下沉至二三線市場。
“目前(雷諾國產項目)還沒有具體消息發(fā)布,還是等到4月份的北京車展吧?!?月27日,雷諾(中國)一位高層人士意味深長地說。
八年磨難
從2004年開始,東風就與雷諾進行合資談判,直到現在中村克己的“回歸”,雷諾國產一事終于能夠走上正軌了。
雷諾終于要正式在中國付諸實際行動了,而從各方運作雷諾國產項目開始,時間已經過去了8年。
東風與雷諾的合資談判始于2004年6月,雷諾汽車前任總裁路易·施偉澤訪問北京期間,曾宣布東風與雷諾的合資項目將從2006年開始投產。但計劃趕不上變化,由于在選址以及合資細節(jié)上的分歧,東風與雷諾的合資項目逐漸陷入停滯狀態(tài)。
隨后,雷諾方面一直在暗中推進國產事宜,但按照中國政府的要求,雷諾要想在中國落地生根,必須首先解決好三江雷諾的遺留問題。
“早在1993年11月6日,雷諾與中國三江航天集團簽訂了在位于湖北省孝感市組裝和生產輕型商用車塔菲克的合資協(xié)議。同年12月,三江雷諾合資公司成立,三江航天持股55%,雷諾持股45%。1994年,三江雷諾開始投產,然而8年多時間才賣出了4000多輛車,此后,三江雷諾逐漸陷入停產困境。”一位汽車業(yè)內專家表示,三江雷諾的失敗,使得雷諾在中國政府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也導致雷諾后期在中國合資生產乘用車的計劃舉步維艱。
據恒鼎汽車輪轂軸承(wheel hub bearing)了解,目前三江雷諾資產已經由三江航天全盤接手,從2011年6月份開始,三江雷諾資產就已經進入清理程序。這也預示著雷諾國產項目有了進行實質性推進的前提。
在此期間,看到損失了大量市場機會的卡洛斯·戈恩心急如焚,以至于其在最近幾年每次來華期間,都要向外界宣稱雷諾將加速國產化進程:2011年初,戈恩表示,雷諾國產的時間表將在2015年之前敲定,2016年在中國擁有生產基地;隨后,戈恩又表示將時間表提前,確定在2014年之前啟動雷諾國產項目。
隨著中村克己的“回歸”以及各方準備要在北京車展期間首次公布國產計劃細節(jié),雷諾國產一事終于能夠走上正軌了。
前路未卜
考慮到中國對新合資項目的審批流程越來越嚴,加上雷諾與日產品牌之間產品定位存在重疊,雷諾國產前景還有待于觀察。
由于曾在東風與日產的合資公司中擔任過領導角色并對中國市場有一定的理解,因此,中村克己的確是雷諾-日產聯(lián)盟中參與并主導合資項目談判的最合適人選,但即便如此,其依舊需要面對許多不確定的因素。
在政策層面,不久前,出于控制新增產能以及鼓勵發(fā)展本土汽車產業(yè)的目的,國家發(fā)改委和商務部聯(lián)合發(fā)布了《外商投資產業(yè)指導目錄(2011年修訂)》(以下簡稱《目錄》),《目錄》顯示,外商投資整車條目從鼓勵投資的類別中刪除,這就意味著,外商投資整車項目將不再享受到中國政府給予的優(yōu)惠政策,新項目落地難度也普遍增大。而在這個背景下雷諾的國產項目審批進程勢必將面臨考驗。
正式落地時間的不確定,或將加劇雷諾未來在中國的艱難處境。
“雷諾已經等不起了。”汽車業(yè)知名分析師賈新光認為,中國汽車市場已處于充分競爭階段,且市場增速正在逐漸呈現緩慢增長態(tài)勢,雷諾顯然已經錯過了在中國發(fā)展的最好一段時期,“同時,從雷諾產品的品牌定位上看,其與大眾、通用、豐田等等一眾強勢汽車巨頭同處一個領域,對手們都已在中國扎根并持續(xù)深化布局,雷諾的突圍前景會十分困難?!?/P>
為了最大化地降低國產風險,近兩年來雷諾(中國)一直在加快新產品的引進銷售步伐——2011年,雷諾先后引進了新風景、新拉古那、緯度、風朗、新科雷傲等7款新車型,以期發(fā)現相關車型市場潛力并選擇后續(xù)國產目標。但此時,雷諾還要考慮未來與日產品牌產品的重疊問題。
目前,東風日產從經濟型轎車到中高級轎車,再到SUV、MPV,產品陣營一應俱全,“如何避免同門競爭問題,雷諾究竟應該拿什么產品來生產,這對雷諾-日產聯(lián)盟來講的確是個不小的難題?!辟Z新光表示,至少從眼下來看,雖然雷諾國產項目即將啟動,但壓在中村克己肩上的擔子,并不會比4年前更輕。